• 国内音讯
  • 国际讯息
  • 生活文娱
  • 专题报导
  • 明星网红
  • 体育频栏
  • 天下之最
  • APP加载
  • 媒体网+
  • 郑州暴雨致地铁五号线12人死难,有没有避免的可能?

    发布时间: 2022-09-24 01:32首页:主页 > 国内音讯 > 阅读()

    7月21日凌晨4点,郑州市公布一则暴雨消息:困在郑州地铁五号线的500多名乘客中,1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,5人受伤。而在20日夜间报道中,轨道宣传部门曾告诉媒体:乘客没有生命危险。但死亡事件还是发生了,他们本来有没有可能逃生,这个强烈疑问萦绕人们心头。

    郑州地铁五号线的事件现在还很难定性,从媒体接收到的信息看,郑州本轮暴雨内涝强度极大,超出了地铁设计标准,挡水墙被冲破洪水直抵显露区间,短时间导致地铁停运,水漫车厢,遇难乘客很可能因为缺氧窒息。而在郑州暴雨普遍急难的情况下,重组救援力量未能赶得上危难者急需。

    五号线被洪水逼停在地下,乘客经历了三个小时以上的惊魂时刻。乘客在信号仅存的时刻对外发出求救视频,但见车厢内洪水已经漫至成年人肩膀,他们惶惶无主,令人揪心。五号线陡变生死线,叫人郁结难忍。

    在地面汹涌洪水中,12名乘客本是要回家或去往安全所在,却殒命地下,这种反差与遗憾实在叫人心痛。一个自然而然的疑问是,这12名死难者有没有可能躲过死神?如果在抢险预案、救援安排任何一个环节更为用心用力,是否就能避免?

    从可信的报道渠道看,地铁方面在预防本次河南全境、郑州全域的特大暴雨洪涝上,确实是有所安排。但事实也证明,在如此大的暴雨内涝前,单靠地铁人员兼职的防洪救灾势单力薄,如果预先能调配专门力量充实地铁救援,会不会不一样?如果地铁在收到多次红色预警后果断停运,会否避免或减少死亡?

    拉一下时间线,有些疑问很难消除。7月20日当天,郑州气象局共发布暴雨红色预警(一级/特别严重)6次,分别为01时08分、06时02分、09时08分、11时50分、16时01分、21时32分。15时30分,郑州地铁关闭首个出入口,而波及五号线的关闭站点是在第五个红色预警发布40分钟后。

    综合南方周末的报道,郑州地铁公司没有权限关闭地铁站,因为这是“社会事件”,必须上报请示。那么,在红色预警频密发布、地面洪涝此起彼伏的状况下,究竟是谁、按照什么程序、因为什么原因继续保持五号线运营?决策者与五号线车厢的乘客之间,究竟产生了怎样的隔阂,最终导致天人相隔?

    强调河南与郑州本次暴雨千年不遇,只能说明天灾之大,但不要忘记,现在是21世纪,是在新一线省会城市的郑州,防洪救灾能力何以不敷使用,仅仅强调老天爷的因素是远远不够的。这12名遇难的郑州市民不是死于旷野,而是死在号称建设“海绵城市”的大城市,是在科技含量高的地铁线上,这就很耐人寻味。

    在500名受困乘客、12名遇难乘客与大洪水之间,本应该有多层防御来保卫安全,包括但不限于:整个城市重点实施的救急预案,针对地铁的实时救援专用力量,各个救援系统间相互应急调整的弹性,等等。暴雨无论多大,人力及科技加持的可以动态应对,但在五号线悲剧中,以上方案、举措、力量皆未能避免悲剧。

    郑州五号线在大暴雨中飘摇,见证了城市基础设施在抵御自然灾害上脆弱、致命的一面。地铁设计中的安全阈值,似乎都无法按照最坏的终极情况来设计,但救灾防涝的机制弹性,本可以保持在弹性良好的应对状态,以机动性、科技性弥补硬件不足,而不是面对12人的地铁逝者,一味哀叹水灾千年不遇。

    目前,河南及郑州仍陷在防灾救灾的紧急状态中,祈愿万众平安。暴雨导致的信息混乱局面下,郑州地铁五号线的悲剧通过社交媒体广为传播,车厢内的窒息感让即使安全地带的人们也能感同身受。这不只是关乎郑州、河南防灾基础力量的追问,也关乎更大范围内公共安全屏障的叩问,只有反思进取才能避免悲剧的重复

    特别声明: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
    站点声明:

    太平洋在线自成立以来、以专业化、标准化的服务体系、为国内外用户提供24小时、实时更新新闻 娱乐 时尚 生活资讯服务 ...

    所有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,如有违反,追究法律责任。联系站长邮件:gzufss@163.com

    Copyright © 2018-2022 专注外国Apple ID共享网站门户欢迎您网站 版权所有 声明: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,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尽快处理! XMl地图 HTML地图